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六十七章 帷幕 (第1/2页)
一旁的柳子承走过去,翻开木盒,瞬间呆滞。 这礼物很美? 赵惇这话怎么这么不正常? 一双断手会很美? 完了,赵惇受到巨大的打击,整个人都不正常了。 看着乱成一团的恭王府,柳子承失神落魄的离开,心中是无比的失落,还有郁闷……就这样被李凤梧打败,而自己根本没和他对手过。 没有交手就被打败了? 这是让人最无法接受的失败。 心里空落至极。 李凤梧究竟是靠什么逆转了局势? 柳子承思来想去,终于想到了一件事:能在这种情况下端了恭王赵惇立储希望的事情,只有一件,那就是庄文太子之薨。 想到这柳子承猛然心惊,李凤梧竟然知道这件事的真相? 这怎么可能? 柳子承有些难以接受这个事实。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。 就在柳子承离开赵惇府上不久,大内来的宣旨太监到了,是内侍左都知谢盛堂亲自前来。 听到旨意的李凤娘彻底懵逼。 …… …… 乾道六年仲春,临安忽然下了一场大雪。 人心的大雪。 或者说,是出现了一场震惊整个大宋朝野的地震。 在确定立储的当日,却并没有确定储君。 反而之后,官家连下了几道旨意。 第一道旨意,恭王赵惇,无尊失德,行不据位,贬为恭安郡王,除去开府仪同三司一职,坐镇荆湖南路常德府,出任潭州知州,非旨意宣召不得入京。 第二道旨意,太中大夫、秘书监、开国子李凤梧,贬去一切官职待制。 第三道旨意,庆郡王赵恺,加封开府仪同三司。 第四道旨意,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尚书右仆射张杓,贬去右相之职,除东府左散骑常侍。 第五道旨意,参知政事周必大,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尚书右仆射。 五道旨意连下,整个朝野都轰动了。 恭王赵惇,在即将登上储君入主东宫的时候,忽然被贬,从王降到了郡王不说,还去掉了开府仪同三司一职,更是被贬到地方担任了一州知州。 而且还没有旨意不能进京! 完全没了立储的希望。 这俨然是从天堂坠落到地狱。 他的无尊失德,他的行不据位究竟有多严重? 竟然能一下子被打落到万丈深渊! 李凤梧又犯了什么事,官家的旨意中,根本没有说及他被贬的原因,就这么一下子去掉了所有职位待制,只剩下个阶官和开国子的爵位。 作为一个臣子,作为一个士大夫,作为一个天子宠臣,究竟要犯多大的事才会被官家如此重罚? 右相张杓也是,同样是没有理由的被罢相。 然后给安置了个左散骑常侍,这个职官和魏杞的太尉一般,基本上都是等同于闲置不用。 根本没有任何实权。 一个天子近臣,一个大宋右相,忽然间都被重罚。 这两人今日在垂拱殿里,究竟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。 能让一代明君,一手打造出盛世的当今官家,连处罚理由都没一个,就如此大肆的贬官……除了文字狱,除了谋反,似乎再也找不出理由。 但是精明如李凤梧、如张杓。 一个大宋雏凤,一个天骄之子,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