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国帝王_第546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546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??在芜湖龟缩数月而不敢出击唐军,怎么看都是懦弱无能之举,但实际上朱匡业却另有打算,他给唐军设了个套,就等着唐军入瓮。

    ??第858章 千百年金陵风月,数不尽君臣过往(五)

    ??朱匡业从军久矣,自然能认识到他麾下藩镇军与唐军的差距,当日败于当涂县的三千先锋兵马,并非是滥竽充数之辈,领兵的将领游简言也是一员虎将,但只是出现当涂县境内,连城池都没看到,便给唐军迎头痛击,半日里就死伤殆尽,逃回来的士卒十不余一,从那时朱匡业就意识到,主动进攻当涂县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

    ??“北贼兵甲若是不强,岂能两年内便先夺江淮、再得湖南?孟平又是唐军中有数的智勇双全之将,麾下部曲更是闻名天下的百战军,你我虽然兵马较多,但若主动去攻打当涂县城,彼部以逸待劳,我等岂有不败之理?”

    ??这是先锋游简言兵败后,朱匡业对诸将说的话,也是他逗留芜湖不前的理由。

    ??从那时起,朱匡业就在等,等唐军主动来进攻芜湖。

    ??在朱匡业看来,他这两万余兵马即便是裹足不前,唐军为了防备他们与金陵内外夹击,孟平所部也不会退回金陵,这样他们救援金陵的目的就实现了一半:唐军被迫分兵,金陵的压力有所减轻。

    ??当然,这还不够,朱匡业并不满足。

    ??“孟平向来军功卓著,百战军又是常胜之师,彼部见我久在芜湖不动,必定心生不满,我若驻守芜湖不去,他就不能回师金陵,攻打金陵是大事,彼等岂甘在当涂耽搁太久?依本帅之见,一旦严冬过去,开春之后,百战军势必南下来攻我。”

    ??这是朱匡业让全军将士在芜湖镇加紧备战的理由,包括训练士卒个人技艺、战阵配合,以及协调调度问题。

    ??做完这些之后,就有了谋求战胜唐军的基本条件,而后便是临战之法。

    ??吴军驻守芜湖镇,唐军来攻,吴军有主场之利,故而要运用地利。

    ??芜湖镇只是一座小城,而吴军有两万余兵马,踞城而守无法发挥兵力优势,反而限制自身战力无法完全发挥出来。

    ??芜湖镇北面,有南北向的山林、湖泊,正好分布在官道两边,湖泊多是南北狭长,林木也茂盛,间或有零星矮山,这就适合藏兵,而且矮山湖泊大体位在官道两边,这就足以让吴军包围唐军。

    ??再大张旗鼓,采用疑兵之计——佯装刘龑的兵马在一同设伏,足以让唐军慌乱、溃败,这就是朱匡业的战法。

    ??之所以藏兵林中,而不是用火攻,却是因为山林、湖泊、农田相间,林子并不相连,地势总体平坦,官道又宽旷,用火攻起不到火烧唐军的效果,唐军就从容退走了。

    ??“诸事议定,诸公各去准备,只等北贼赶来,保管叫他们死无葬身之地!”朱匡业环视诸将,“杀贼报国,就在此时!此番若能击败百战军,则金陵之围易解,你我都是社稷功臣!”

    ??朱匡业慷慨激昂的话音落下,诸将都纷纷奋然应是。

    ??在朱匡业紧锣密鼓准备围歼唐军的时候,距离芜湖镇三十里外,刘龑的兵马却是稳坐不动。朱匡业派遣了使者前来请求对方一起出战,共同歼灭唐军,南汉的统兵将领苏章,却婉言拒绝,并且劝说朱匡业不要出城迎战,还是踞城而守来得妥当。

    ??苏章不愿出兵,朱匡业的使者也没办法,毕竟对方是他国军队,只能悻悻退回芜湖。虽然使者心中不满,有心说几句重话,但来的时候朱匡业吩咐过,不得对苏章无礼。

    ??有苏章的兵马在南面坐镇,总归是种声援,而且唐军也要防备,再者,就算朱匡业战事不利,南退也还有苏章接应,唐军也不能拿他怎么样。而若是开罪了苏章,则对大局不利。

    ??“听闻当涂唐军不过百战军万人左右,眼下朱匡业以三倍兵力迎击唐军,有地利和人数优势,未必没有得胜的可能,而若是我军再相助,使得唐军被迫迎击六倍之敌,则彼部断无不败之理。”朱匡业的使者走后,苏章的心腹不解的问他。

    ??苏章并没有直接作答,而是反问道:“昔年楚王水师南犯封州,我等曾与楚军一战,你觉得楚军战力如何?”

    ??心腹回忆道:“彼时楚军来犯,封州军与之在贺江决战,大败,而后陛下惧,不得不问卦于《周易》。之后将军率军三千救援封州,设计击败了楚军,因此一战,将军已无愧于当世名将之称。”

    ??苏章叹息道:“楚军兵强马壮,我军若是正面与之交战,实难取胜,不得已,本将在江中埋下铁链,而令弓弩手埋伏于两岸,诈败引诱楚军追击,待得铁链缚住楚军水师船舰,使其难以行动,这才以弓弩杀尽楚军。”

    ??心腹不是很理解苏章这番话的意思。

    ??苏章继续道:“楚军强,而吴军攻占楚地八州,如探囊取物,吴军岂能不强?吴军固然强矣,而唐军取江淮、得湖南,如入无人之境,先后灭尽吴军二十万,则唐军强到何种地步?我军连楚军都难力敌,拿什么跟唐军硬战?”

 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