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95节 (第2/3页)
反倒是有些昏昏沉沉的,大约是用脑过度了。 回到士子楼中,此时大家伙儿也没有应酬的心思,纷纷回屋躺下就睡,虽说殿试的时间不长,但进宫走了一趟,这些士子心中又多了几分对朝廷的向往和渴望。 另一头,所有的卷子都被封存,等到阅卷之日,这些卷子才会解封,分发到八位读卷官手中,池良俊也正在其中。 此时他们八个人每人一桌,不分主次,将卷子轮流传阅,按照自己的想法画上不同的符合,其中圈圈代表着最佳,而叉叉则是不可。 宫殿之内,除了几人翻阅的声音再无其他,几位考官之间并无议论商谈,甚至为了避嫌相互之间也不多看一眼。 殿试总共的人数不多,跟会试不可同日而语,一日之后八位考官就选出圈圈最多的十份卷子,将它们呈到了皇帝面前。 作为一国之君,皇帝自然是不可能去看所有卷子的,当今陛下更是不可能,他既没有心也没有力,每三年的会试都只看这十份优卷。 如今他施施然的坐在龙椅之上,一副兴趣盎然的样子,还未翻开卷子就笑着问了一句:“这十人之中可有两苏?” 池良俊连忙回答:“启禀陛下,两位苏公子才华横溢,名列前茅,正在十人之中。” 皇帝笑着点头:“不错,你们还算公允。” 池良俊低着头,暗道皇帝陛下这是什么意思,难道是暗讽他们会试的时候偏向苏莯,行事不公?他偷偷看着皇帝,却见他脸色平静,并无异色。 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,皇帝已经开始翻阅十分卷子来,这时候其他人也不敢多言。 翻完了一遍,皇帝忽然开口说道:“太子,珩儿,你们也来看看这十份卷子,看完了再点评点评,让朕听一听你们的想法。” 这话一出,在场所有人的脸色都是微微一变,方才皇帝带着太子和四皇子进来的时候,这些人心中已经有了猜测,如今见皇帝毫不避外的让四皇子与太子一起阅卷,心中更是思绪万千,尤其是太子一脉的人脸色沉凝。 太子的脸色尤其难看,却也不干忤逆皇帝,只是看了一眼身边的四皇子,希望他还能记得君臣有别,自己拒绝这种事情。 谁料到四皇子只是盈盈一笑,开口说道:“父皇,这可是你说的,那待会儿儿子若是说的不好你可别骂我。” 语气之中的热络亲近赫然彰显,对比起来太子与皇帝的关系反倒是冷硬无比。 皇帝一听果然也不生气,反倒是乐呵呵的说道:“你若是乱说朕可不依。” 四皇子走到案前,看了一眼自家大哥,笑着说道:“太子哥哥,您先请。” 只可惜看在太子殿下的眼中,他的一举一动哪有半点亲近,分明就是挑衅。 在皇帝面前,两人默契无比的压下了暗潮汹涌,亲兄弟之间似乎也没有什么间隙,一人分了一半卷子看起来,看完之后又交换了一遍。 放下手中的最后一份卷子,四皇子看了太子一眼,笑着说道:“父皇,儿子年轻才疏学浅,不如让大哥先说?” “谁让你平日里不好好读书。”皇帝笑骂了一句,转头看向太子,“既然如此,便让太子先说吧,你可有看好的贡生?” 太子略一犹豫,到底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滔滔不绝的说起来,在皇帝面前他倒是知道掩饰一二,对苏莯百般称赞,对苏凤章也略有提及。 皇帝听了不置可否,倒是顺势问了一句:“这苏莯可是山东府的解元,之前又是太子定的会元,若是能拿下状元,可是三元及第的吉祥事儿。” 太子的眼神微微一动,笑着说道:“父皇所言极是,苏莯出自书香世家,家学渊源,学识也十分出众,确实是难得的良才。” 皇帝点了点头,道:“只是看他的卷子,倒是无心朝政,一心仰慕归隐名士。” 一听这话太子便暗道不好,心中也有些猜不透这位皇帝的心思,仰慕名士,享受归隐的可不就是您吗,怎么这会儿又不像是喜欢。 当下,太子只能硬着头皮说道:“书香世家出来的年轻人,志趣高洁也是有的。” 这话趁机还拍了拍皇帝的马屁,毕竟这一位可是在御花园里头建茅草屋避世的皇帝。 “倒也是,苏莯的名声不假,一手文章锦绣添花。”皇帝点头说道。 他又转身问:“珩儿,你看呢?” 四皇子微微一笑,他笑起来脸上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