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464章 有钱的台商 (第1/2页)
陈文吩咐迎宾小姐:“一会有一位方先生过来,请引到这个包间。” 陈文看了一遍,虽然已经是陈千万了,但还是忍不住留意了价格,与上回的依稀记忆差不多,绿苑阁的价格比金桥贵一半。 肚子有点饿,便点了一壶红茶,两碟点心。 不一会,服务员将茶水和点心送来。 陈文吃一块绿豆糕,喝一口红茶,又吃一口小桃酥,再喝一口茶水,饥饿感很快消除。 12点过了一会,方经理领着一个中年男人来到了小包间。 方经理做介绍人,互相引荐:“这位是牛先生,这位是陈先生。” 陈文端详了一番牛先生。 大约40多岁年龄,一身花得有些过分的绸缎短袖开衫,脖子上挂着金链子,戴着一副蛤蟆墨镜,看不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长相。 陈文在沪市呆了半年,他感觉1992年的沪市人不会是这种扮相。 “陈先森,你好哇!”牛先生伸手。 “牛先生是吧,你也好!欢迎!”陈文与对方握手。 对方一开口,陈文就听出味了,浓浓的湾湾腔调,口音比庾成庆还要重。 湾湾人能不能买华夏的股票和认购证?原则上肯定是不能的。 那么他们能不能买到?自然是有办法的。 打个比方,假如一个台商的老婆是内地人,他当然可以用老婆的身份证去开户了。 即使他没有内地老婆,想办法找个代理人也是有可能的。至于人家内部怎么分配利润,那就是八仙过海了。 方经理和牛先生点了茶,服务员送来,谈判开始。 牛先生先开问:“请教一下,陈先生你手里有多少白板?” 此前陈文一直是疯狂收购认购证,官方和黑市渠道屡次作战,经验很熟。 但今天是他第一次卖认购证,在这件事上是个小白。 牛先生的第一个问题就让陈文有些伤脑筋。 陈文有30套外加少量散货,也就是3千多张白板认购证,囤货数量不能说是1992年圈内人士第一,但也足够惊人。 但是一个小时前,方经理电话中只叮嘱陈文带一套认购证过来。陈文心想,方经理的态度应该是今天只卖一套。 想明白这个关节,陈文回答道:“我只有一套。” 在说假话这件事上,陈文早就是老干部了。对女孩子说假话,他尚且偶尔内疚。但是在商战中说假话,他丝毫不会心软。 牛先生叹息道:“哎呀,如果陈先森有多两套,我也是很愿意收购呀!” 陈文没有说出自己还有更多套,他一点也不着急,先把第一套卖出去再说。 陈文现在是卖家,根本不需要上赶着去迎合对方买家的话题,他没接牛先生的话,拿起一块绿豆糕塞进嘴里,一边咀嚼,一边看着牛先生的表情。 牛先生虽然40岁出头,但比陈文的真实年龄还是小了几岁,陈文看着对方,就像初中生看小学生的感觉,不论是比考试还是比打架,都不怕。 陈文闷着,牛先生不能冷场,因为这个湾湾人是交易的发起者。 牛先生开口道:“目前的行价,陈先生有了解吧?” 陈文点点头。 牛先生说道:“这样吧,就按行价走,一口价,35万!我不砍价,陈先森你也不涨价!行不行?” 方经理和牛先生并排坐在陈文对面,陈文视线扫了一眼方经理,好搭档微微的点了头。 陈文微微一笑:“成交!钱呢?” 牛先生从地下拿起一个手提箱,摆在桌面上,解开扣锁,打开盖子,转动箱子,开口冲着陈文。 陈文心里一乐,这人的架势太有湾湾帮会的电影风味了! 35扎百元